2021年10月份以来,全球通胀压力加剧,能源危机预期升温,资金借机炒作大宗商品上涨。北半球棉花开始规模上市之际,棉价逆势上涨,创近10年新高后转向振荡走弱,下一步行情走势如何,本期月报将进行探讨。
第一部分回顾
一、国际棉花价格大幅飙升转向振荡
10月份以来,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,货币政策收紧预期,内外股指走弱背景下,期货市场成为资本主要流向,资金炒作国际棉价大幅飙升,ICE棉花主力合约一度涨至116.48美分/磅,创下10年新高后转向振荡。截至2021年10月29日,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14.85美分/磅,环比上涨12.91美分/磅,涨幅12.66%,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(M)均价127.61美分/磅,折1%关税人民币进口成本20374元/吨,环比上涨11.38%。
二、国内棉花价格大幅攀升后走弱
十一假期间,新疆棉区出现雨雪天气,资金借机炒作,郑棉期货于10月8日开盘涨停,储备棉十一长假后立即投放保供稳市,国家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,严查资本恶意炒作,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大部分商品市场大幅下跌,棉价随之走弱。截至2021年10月29日,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夜盘结算价为21635元/吨,较10月18日的22960元/吨高点,下降1325元/吨,跌幅5.78%,代表全国主产棉省(区)白棉3级籽棉折皮棉均价的中国棉花收购价格S指数20614元/吨,下跌1319元/吨,跌幅6.01%。
三、内外棉花、棉纱价差快速扩大,国产纱优势减弱
国庆节假期后,国内外棉花价差快速扩大,达到2000元/吨以上,相比过去五年内外棉价差均值857元/吨,高出205%,使得纺织企业短期内面临巨大成本压力。与此同时,国庆节后国产纱价高于外纱1400元/吨以上,而过去五年国产纱价平均比进口纱低89元/吨,进口纱性价比突出,对国内用棉形成冲击。